微塑料(microplastic),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,在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释放,特别是食物用途的塑料制品,如瓶装水、食品包装袋、婴儿奶瓶等,在进食过程中,微塑料随着食物进入体内,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。
长度不到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,正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,从瓶装水到食物再到空气。根据最新数据统计,人们每年吸入数以万计的微塑料,但其健康后果未知。
近日,一项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,炎症性肠病 (IBD) 患者粪便中含有比健康对照更多的微塑料,这表明它们可能与疾病过程有关。
研究团队从不同地区的50名健康人和52名IBD患者中获取了粪便样本。分析结果表明,IBD 患者的粪便中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是健康受试者粪便的1.5倍。患者体内的微塑料含量越高,疾病相关的腹泻、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症状就越明显。
两组中最常见的塑料类型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;用于瓶子和食品容器)和聚酰胺(PA;用于食品包装和纺织品)。通过问卷调查,研究人员发现,喝瓶装水、吃外卖食品、并且经常暴露在灰尘中的患者,其粪便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。
该研究论文题为“Analysis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Feces Reveals a Correlation between Fecal Microplastic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tatus”,已发表在《环境科学与技术》期刊上。
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
论文原文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est.1c03924
版权说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 文译生物-专业的生物医学科研服务专家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