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erging Source CitationIndex属于该网站的一个新的索引,该索引不属于SCIENCE CITATIONINDEX(SCI)。
ESCI是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Index的缩写,从2015年11月开始,Web of Science数据库增加了一个新品种,就是副SCI。顾名思义,EmergingSources CitationIndex主要定位于拥有活力和潜力,且在学术界已经产生“地区”影响力的新刊(SCI则要有“世界级”影响力)。其目的在于补充SCIE,SSCI和AHCI,扩大Webof Science数据库的收录和评价范围。在工程学科领域,其水准可能跟EI差不多,甚至更差。 副SCI能通过Web ofScience检索到。
1、ESCI是汤森路透2015年推出的一个检索集,将原先的核心集扩展了约20%。
2、ESCI并不是正式的SCI期刊,只是进入到SCI期刊的预备队里面了,通过进一步的评估也许能进SCI,也许不能。现有SCI期刊表现不好的,也可能被降级到ESCI里面。
3、ESCI期刊并不提供影响因子数据。
4、ESCI文章的检索“入藏号”有区别。正式SCI的入藏号是WOSXXXXXXX,而ESCI的入藏号则与此不同,不是以WOS开头。
5、WOS号是正规的SCI检索号,INSPEC号是英国的一个检索工具的检索号。
因此,可以很肯定的说,ESCI不是SCI。至于该索引的定位,需要咨询各单位的科研处。由于ESCI大多属于近年办刊的杂志,且杂志没有影响因子,国内的影响力可能还不如核心期刊。投稿的时候需要谨慎。
Web ofScience检索不等于SCI收录。希望以上的意见能够对广大挣扎在SCI泥潭中的战友门有用。
ESCI的推出让普通期刊在进入SCI数据库或SCI期刊被踢出SCI数据库的过程中,多了一个缓冲地带或一个台阶。一方面,对未被SCI收录期刊来说起到一个鼓励和促进的作用,一旦进入了ESCI数据库,就会让人感觉到期刊离被SCI数据库收录不远了;同时,SCI期刊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保持SCI标准被踢出SCI数据库,也还有ESCI数据库接着,不至于一下子被“扫地出门”。另一方面,因为有严格的降级和撤回机制,对被ESCI数据库还是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将会起到监督和惩罚作用。总之,ESCI的推出既给了那些具备基本标准但有尚未达到SCI标准的期刊的肯定和认可,又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SCI数据库的收录标准,让期刊的收录路径及分级更趋清晰合理。
版权说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 文译生物-专业的生物医学科研服务专家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