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许你以为一篇论文按照从头到尾来写的,事实上并不是。
第一,先写框架
在写论文之前 「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论文的框架定好」 只要框架定好了,就不怕无从下手,那框架怎么定呢,注意这几点,准备一张白纸,把小论文的各部分框架写在纸上。 Introduction的写作思路可以理解为一种「倒三角结构」,从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逐渐缩小到你的研究目标,通过这种思路逐步突出论文的创新点,创新点往往也决定了论文的档次。文献看多了,你就会发现大部分论文的这部分结构都是大同小异。思路是这样的: 1.[描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的重要性]这里要引用大量文献,从前辈们科研成果中,摸索一条最终引向自己研究目标的路)。 2.[引出该领域未解决的问题]引用的前辈的文献和成果只是铺垫,最终目的是为了突出你想研究的主题。 3.[指出本篇文章研究的问题],记住一定要突出创新点,这一点特别重要。 4.[提出猜想和研究目的],就好像是告诉读者,我将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研究。这样就把读者引到后面的论文部分。 小建议:先写完 Methods、Results and Discussion 部分后,再写 Introduction部分,Conclusion 留着最后写。在写 Introduction 部分时候,先列出这部分的大致框架,可以参照上面讲的「思路」,然后找导师商量可不可行,再下手去写哦! 二、实验和方法以及结果的讨论 这两个部分要实事求是,实验和方法怎么做就怎么写,根据实验的结果写结论 1.[实验和方法部分] 工科类的实验应把做实验的过程详细地写出来,包括用到的东西、仪器等,和实验方法要别人看了后也能够做出来,简单说就是“实验要具有可重复性”,所以要写的尽量详细。文科类需要注意数据的收集,包括数据的来源是否具有可信性以及对数据的分析等。 2.[结果讨论部分] 这部分的写作也是要详细,一图一讨论,但要想好分析每章图表的前后顺序,一般是根据实验方案来确定描述数据分析的顺序,描述数据的思路:先描述数据图或表,然后分析数据为什么是这样的,这时候可能还需要引用一些文献证明此分析,最后给出结论,在写这部分的时候多参考一些文献的句型,很多是可以借鉴过来用的。 三、[结论部分] 结论部分不能简单重复研究结果 通常结论部分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点: ① [理论价值]上述的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; ② [实用价值] 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; ③ [研究成果]有的结论部分还会把研究成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,这样更好突出自己的研究意义; ④ [建议展望]最后写本研究遗留的问题、建议和展望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要具备上述内容。可以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,但第一点应是必不可少的。 四、Abstract部分 这部分通常放在最后写 包括了研究目的、方法、结果和结论 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,采用的手段和方法,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。 摘要部分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。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《关于XXXXX的研究》,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:为了XX,对X进行了XX研究。还要注意摘要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区别。
版权说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 文译生物-专业的生物医学科研服务专家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。